文/满囤儿
首先要跟大家明确的是,本片是一部带有魔幻现实色彩的癫狂喜剧。这样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本片的主人公是创业草根,却并没有和大多数喜剧一样接地气。片中一些疯狂的人和疯狂的事,的确在现实社会中绝难出现,那是因为这些疯狂是一种形象指代,指代的是创业中的那种抽象的疯狂。真正经历过创业的人会告诉你,创业可比《我要你花开》里用喜剧手法打造的疯狂,疯狂多了!
如果从电影项目的开发上来讲,《我要你开花》的一些环节是有点儿欠考虑的。这主要是缘于时间紧迫和经验不足。但是从观众的纯观赏感受而言,《我要你开花》里却传递了很多让人惊喜的信息,以及营造了几个能够触动人心的段落。说实话,现在电影市场过于商业化后,好多精心运作出来的项目反而失去了这种原始的触动。这种原始触动往往会被真正的影迷所记住,从而成为他们个人的经典。在多年以后,他们会被当做“冷知识”被少数看过的人向外炫耀。
既然本片不是目的性很强的开发项目,那么本片是怎么来的呢?本片之所以诞生,靠的是一腔热情。是因为有人在自己的创业过程中有了“感”,不“发”不快。这种不吐不快的感觉,往往能够催生出这种颇具个性化的电影作品。本片的编剧、投资人、演员,大部分的主要社会身份并不是电影人,而是商人、创业家。他们有着丰富的、直接的、切身的创业经历。他们身边有各式各样的创业奇人。因此说,他们掌握了比绝大多数电影人都要多得多的第一手素材。只是他们组织素材和运用素材的经验有所欠缺罢了。
这些海量的真实素材,帮助本片一开始立起来的三个主角极其生动鲜活。观众刚看的时候,会发现这三个男孩有点儿“二”,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,会分别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、缺点、可爱之处和成功的潜在因素。虽然演员的表演带有夸张的风格,但是角色元素却非常精准。比如刘磊的棒棒糖和叶盛的结巴,都牵扯到了后边的剧情里。观众能清晰地看到三个不同的性格,在创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。
更牛的是本片中还有慕岩、金犁、宗毅客串的三个“精神病”。这三个人在戏中醉呼呼地阐述着各自的创业梦想。在片子所营造的魔幻现实参照系下,他们是十足的精神病,他们的梦想也是十足的吹牛。可是联系到他们三人在戏外今时今日的成就,可谓履行了戏中的诺言。原来,再疯狂的梦想都有着实现的机缘。
于是在疯狂过后,我们得冷静地倒回去看。那个扯淡到极点的72小时浇花设定,正好对应着创业“兴奋-困境-怀疑”的普遍道路。而唯一能帮助创业者闯过这疯狂的三阶段的,便是坚持----像疯子一样去坚持。《我要你开花》展现的是一段疯狂的魔幻之旅,魔幻地犹如天上掉下了一套煎饼。这种天上掉煎饼的事儿真的有么?这种狗屎运般的创业机遇真的有么?《我要你开花》就是创业者给出的答案,天上掉下的煎饼,就是给那些紧紧咬牙坚持着的疯子准备的!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