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赤道》就像是中国版的迈克尔贝
2015-04-30 09:16:50| 分类:
影评
| 标签:
|举报
|字号大中小 订阅
文/满囤儿
从来没有一次观影体验,能够比得上这次看《赤道》。遇上《速度与激情7》这种一般牛逼的片子,我们会看着看着就把下巴惊掉在地上;遇上《盗梦空间》这种特别牛逼的片子,我们会看到结束都收不回下巴。
看《赤道》前,我就先被伫立在万达CBD店大厅里的角色海报展板惊掉了下巴。余文乐、张家辉、张学友、张震、崔始源五大男主角一字排开,每一个都将近3米高。当我走近海报,仰视诸位男神的时候,突然发现每一个角色的Pose和眼神都极具煽动力。尤其是张震那张,看一眼就有全身过电的感觉。我敢打赌,如果是女生站在这个位置仰望,八成是要晕过去的。
很早看资讯就知道《赤道》是一个“阳盛阴衰”的电影,可是没先到他们把型男的冲击力运用到了如此地步。2015年华语第一型男聚会,非《赤道》莫属。这种型到具有杀伤力的境界,可不是某些内地男星皱皱眉、坏坏笑、摆摆拍就能实现的。难能可贵的一点是,梁乐民和陆剑青这两位新人,没有让众型男的气势停止在海报上的静态,而是有效地延续到了电影中的动态。每一个角色都不是来打酱油,这种合理的角色调配,得益于两人扎实的编剧功力。
梁乐民和陆剑青在《寒战》之前都有着丰富的从业经历,这使得两人对自己的作品的掌控力比一般新导演大得多。首先,两人喜欢自己写剧本,并且写得很有野心,每次的格局都很大。《寒战》调动了整个香港的警务系统甚至惊动特首,到了《赤道》就更进一步,用一个香港的危机,牵扯出了全球的危机----内地、韩国、中东、美国都搅进来了。上一部的危机是犯罪,而这一部的危机更是变成了战争。
其实从《寒战》发展到《赤道》,梁乐民和陆剑青越来越有中国版迈克尔-贝的意思了。《寒战》的一场楼顶礼花让我们的视听神经惊到了。《赤道》中的动作场面和枪战场面更是劲爆,破坏交易和伏击韩国佬,让本片的一头一尾各有一场惊心动魄的视听大戏,确保了我们惊掉的下巴无法收回。最让我们出神的还是本片的结尾,好人的命运、坏人的惩罚、真实的身份、互换的优势,甚至是惊艳一撇的造型变化,都让我们的传统观影经验作废了。当我们什么也没猜对的走出影院,脑中还在梳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,甚至不自觉开始为两人的续作出谋划策。
评论这张
转发至微博
转发至微博
评论